2345首页 » 微信公众号精选 » 长大后我成了我的父母:如何治愈原生家庭的伤害?

作者:博库悦读
账号:bokuwang
签名:火把知识,陪你读书
发布时间:2020-04-20 18:45:08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2019年,《何以为家》中12的小男孩扎因说出了这句振聋发聩地控诉,一下子击中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心。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父母,才会让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呢?
 
“原生家庭”就在这时候被提了出来。
 
其实,“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并不新鲜,这些年也被讨论过很多次。
 
在网上,五花八门的原生家庭故事,充斥着各种家庭狗血剧,单亲父母、不快乐的童年、重男轻女的长辈、穷山村的凤凰男、漠视孩子成长的父母……
 
总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心理学典型教案,弗洛伊德的现实版重现。
 
大家似乎都习惯把一些极端案例和原生家庭联系在一起,那么,像我们这种正常普通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就不会存在“原生家庭”问题?
 
答案大概是否定的,就像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原生家庭。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它自己的问题,也会给生活在这个家里的人带来各种不同的影响。
 
好的原生家庭人人向往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家庭:

女儿自幼便与父亲是“好哥们”,两人一同读书一同玩闹,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

父亲调皮如顽童,会趁女儿熟睡的时候,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
 
父亲经常编顺口溜,为女儿起满箩筐的绰号,以“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红猢狲”等形象的称呼来戏弄她。

父亲热衷于教女儿外文单词,但常常是些略显粗鄙的话,女儿小小年纪不明所以,在外人面前鹦鹉学舌般一顿叽里呱啦,引得客人捧腹大笑,她偏还洋洋得意地塌鼻子都要翘了起来,模样真是逗趣。

这父女俩还会连成一帮,向母亲造反,不铺床不叠被,还嘀咕:“狗窠真舒服。”

母女俩亦会连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四种颜色。

父母俩也会连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在这个家里,爸爸是弟弟,是哥哥,是儿子;妈妈是姐姐,是妹妹,是女儿;女儿是妹妹,是姐姐,是妈妈。
 
一家人相依为命,风雨飘摇的乱世里,甜蜜地生活。

这就是钱钟书、杨绛、钱瑗“我们仨”的家。
 

这样的家,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它是幸福的源泉,是一生不变的亲情,是自我认同的依据,是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平台,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一生辛苦打拼的终极目标。
 
而且这种温暖美好的家庭具有传递性,“我们仨”羡煞旁人的温馨甜蜜正是受了杨绛父母的家庭的深刻影响。
 
“我们仨”这个堪称完美的书香之家,是中国幸福家庭中最完美的样子,是多少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
 
坏的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性格和幸福走向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幸福完美的家庭,但现实往往残酷,就像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说的那样:“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记得那个被PUA伤害的北大女孩包丽吗?
 
在包丽自杀之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她提出过各种过分的要求,包括:拍裸照、在身上纹上侮辱性的言语、先怀孕再流产留下病例、做绝育手术等等。
 
可即便男友做过这么多伤害包丽的事情,包丽却并没有真正离开他,也从未向父母提及过自己的遭遇,甚至直到自杀前,父母都对此一无所知。
 
很多人都说这是“PUA”,一种能够摧毁对方独立意识的,可怕的情感操控,包丽死于“PUA”。
 
但我却觉得这其中不可缺少的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包丽自杀事件”从被报道,到4月11日包丽去世,再到如今,能见到的所有报道里从没出现过包丽父亲的身影,从始至终都是“包丽母亲”、“包丽母亲说”等等。
 
那么,包丽的父亲到底在哪里?
 
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结果大概就是他缺席了包丽的人生。
 
由于没有强大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带来安全感,没有父母幸福的生活做模范,没有父母对感情的正确引导,所以,包丽才会在遇到这些伤害时不知如何自救,甚至没有告诉长辈求救,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生。
 
又有多少人,在二三十岁,甚至更久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性格、种种人生选择,都和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像《欢乐颂》中樊胜美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奇葩说》中的姜思达每次出场都是侃侃而谈、笑呵呵的,但在一次访谈中,他说:“我其实是一个相当没有安全感的人,对谁都特别难相信,哪怕是最爱的人。”
 
 
而据他所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都是因为父亲的影响。
 
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不是朋友聚会,就是忙于应酬,这就导致了姜思达父爱的空缺,不仅如此,他父亲情绪也不稳定,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对他非打即骂,这些都让年幼的姜思达心生恐惧。
 
他说:“我没有安全感,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做出什么事情。”
 

长大后,妈妈问他:“你希望三个人团聚吗?”
 
姜思达哽咽着说:“不希望,不希望。”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有些伤口,哪有那么容易愈合。
 
就像刘亮程说的:“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到。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他们身上的‘雪’别人看不见,只能自己躲在暗处,默默舔舐伤口。”

深以为然。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坏的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现在提起孙俪,很多人都会想起“邓超”、“幸福家庭”、“恩爱夫妻”这些词。
 
但深入了解过她,你才会知道,曾经的孙俪也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
 
12岁父母离异,只拿到2000元抚养费的妈妈,只能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好几份工来贴补家用。年幼的孙俪将母亲的苦楚全都看在眼里,一度十分痛恨自己的亲生父亲。
 
她说她曾幻想:“有一天,我有钱了,开着跑车行驶在上海的街头,红灯亮了,我停了下来,无意间一转脸,看见路边站着的爸爸,他也正在看着我,然后绿灯亮了,我开着车扬长而去,爸爸在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我,神情伤感。”
 
因为有这样的原生家庭,即使后来因为公认的好演技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孙俪也依然不敢爱,甚至在2002年的采访中直言:

“我害怕爱情,不想结婚。”
 
无独有偶,金像奖影后春夏,也曾在采访中说:
 
“我真的无法从我们家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幸福的影子和婚姻幸福的影子。”
 
 
不是不向往婚姻,而是担心,因为从小看到了太多婚姻中的不幸,所以没有信心将一段感情经营好。
 
甚至,觉得自己是不可能幸福的。
 
可想而知,抱着这样想法的春夏,即使有一天走入了婚姻也是缺乏安全感的,无法全身心投入的,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会的想要的幸福呢?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是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问题,它对这个家庭里的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代代相传的,似乎永无止尽的。
 
原生家庭的阴影,可以靠自己摆脱
 
东野圭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因为我们无法选择,所以我们只好学会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懂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学会创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就像蔡少芬,有一个嗜赌成性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推向深渊,她曾抱怨过命运不公,甚至想过自杀。
 
可后来她遇到了张晋,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知道自己曾经受过的苦,所以更加努力地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把日子过成了现在人人羡慕的样子。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处境,都要比蔡少芬好上太多,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正确认识原生家庭的问题,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也可以摆脱原生家庭所造成的阴影。
 
向您推荐《原生家庭》课程:


 
购买课程你可以听到这些内容:


仅需3.99元,教会你如何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带你走出童年阴影,帮你找到与父母相处的理想方式,让你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婚姻和人际关系。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课程。


编辑:杨初一


-END-


点亮“在看”,让好内容遇见懂的人。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