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Carpocoris pudicus
人气:0, 图片:0
Liurana xizangensis
人气:0, 图片:0
鉴定特征 体背面皮肤较光滑,有分散小疣,以体侧及肛周较多,股、胫部小疣明显;腹部有扁平大疣。背面棕褐色,上眼睑间有黑横纹,从吻端沿吻棱经上眼睑外缘至颞褶有一条黑纹,眼前角下方达上唇缘和鼓膜前缘有黑纹,背部前后各有一个深色花斑;四肢背面横纹清晰;腹面呈肉色有黑色网状斑;四肢腹面橘红色,掌、跖部棕色.
Vespula orbata
人气:0, 图片:0
Acridotheres albocinctus
人气:0, 图片:0
整个头黑色,头顶和羽冠具蓝黑色金属光泽,前额羽簇不甚发达,后颈黑色具白色纵纹,呈黑白相杂状,颈侧有一大的浅棕白色斑,与后颈一起形成白色颈侧,其余上体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白色翅斑。尾黑色具白色端斑,且愈向外侧尾羽白色端斑愈大。下体黑灰色,下腹中央具浅棕白色羽端,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缘。 虹膜黄色、黄白色、蓝白色至淡蓝色。嘴黄色,基部橙黄色,脚黄色。外形、大小和林八哥相似,体长22-25cm
Cristaria bellua
人气:0, 图片:0
Bothynogria ruficollis
人气:0, 图片:0
♂:未见标本。 ♀:体褐色至黑褐色;背面有颇短的毛,鞘翅上的毛后伏贴身。体长9.0 mm。 头部甚窄于前胸背板;上唇、唇基前缘均浅弧凹,额唇基沟深,中间直,两侧向前倾斜;额侧 突基瘤稍隆起,额不平坦,眼间额的三角区隆起,其上刻点较稀疏,刻点间区光滑,其余部位刻点粗密,后颊尤甚,头顶隆起高后颊;复眼细长,前缘凹,近与眼见额齐平,眼间距约为复眼横径的2 倍;触角不完整。 前胸背板布密集的刻点,
Onthophilus globulosus
人气:0, 图片:0
Acanthurus triostegus
人气:0, 图片:0
本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随着成长而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体长在6厘米以下时全身为黄色,稍大时则在肩部出现不明显呈“一”字形的橙色横斑。次成鱼体为暗黄到棕色,横斑变为明显橙色,至成鱼体色则以深黑色为底。在成长过程中体色常有前后浓淡不均的两色现象。幼鱼尾略凹入,成鱼则成方形凹入。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23~25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2~2
Evarcha digitata
人气:0, 图片:0
维基百科 蝇虎科或跳蛛科(学名:Salticidae),是蜘蛛目的一科,也是蝇虎总科的唯一科。 全世界约有跳蛛5000种,中国有300种以上。中国广东粤东地区常见为灰色,背面有黑色斑纹,全身绒毛。 跳蛛有8只单眼,体型较小,最小的只有几十毫米。因其捕猎物的方式,及主要以苍蝇为食,俗称苍蝇老虎;又因视力发达,善于跳跃,亦称跳蛛。潜近猎物时,先逐步靠近,再跳到猎物身上。在天花板上倒行时亦
Crocidura lasirra
人气:0, 图片:0
维基百科 大麝鼩(学名:Crocidura lasiura)为鼩鼱科麝鼩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地,多生活于林灌田野。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东北乌苏里江。[1] 亚种[编辑] 大麝鼩华东亚种(学名:Crocidura lasiura campuslincolnensis),Sowerby于194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上海西区。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