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Pholetesor viminetorum
人气:0, 图片:0
雌:体长2.0mm,前翅长1.8mm。头部:背观横行,宽为长的1.9倍,略宽于中胸盾片宽。背面观,复眼长为上颊的1.5倍长。上颊具光泽及极浅刻点,复眼后稍扩。颜面近方形,较暗淡且具稀的细刻点,复眼内缘亚平行。前单眼的后切线与后单眼几乎不相切,前单眼和一个后单眼的间距等于后单眼直径,POL:OD:OOL=3.0:1.8:4.5。触角略长于体长,端前节长为宽的1.7倍。胸部:长:宽:高=45.0:19
Loboda bifasciata
人气:0, 图片:0
前翅长20.0-24.0 mm,正面暗褐色,斑白色;亚顶区R3-R5室斑排成1斜列,R5室斑常外移,有时R2室也有1小斑;Ml-M2室斑发达或退化消失;中域斑从前缘中部至Cu2室前半部排成斜带,M3室斑或与斑带分离,或部分嵌入,或完全嵌入。前翅反面近顶角处沿外缘有灰白色鳞带,臀区灰色,斑纹同正面。后翅正面暗褐色,无斑。后翅反面广布灰白色鳞片,中域和亚缘区各有1条较模糊的暗带。
Sinosmylites rasnitsyni
人气:0, 图片:0
前翅顶端宽圆,长6.7mm,宽3.0mm。前缘域相对较宽,在大约1/5出强烈加宽,基部变窄。亚前缘横脉简单,排列紧密,分布规律。Sc端部在远离顶点处与R1融合;Sc+R1具有9-11支简单的支脉。亚前缘域较宽,基部的横脉位于紧邻Rs的起源处。R1域比亚前缘域窄,在Sc与R1融合前分布三条横脉,一条在融合后。Rs右翅具有11条(左翅10条)平行的规律分布的栉状分支;前6支具有2-4个末梢分叉,其他的
Callirhopalas sellatus
人气:0, 图片:0
体壁黑色,密被沙灰色鳞片,鞘翅基部有一大的略呈三角形的褐色斑,斑的末端対着行间1中间,翅坡之前有一褐色宽带,扩展到行纹7。 两眼之间有一宽的洼,眼的上面多数有四根(Marshall认为有两根)端部尖的直立短毛。喙长大于宽,从基部至颊放宽,背面有宽而浅的洼,延长至中间,中间显出一低而窄的中隆线,毛均一淡、尖、半倒伏;口上片的隆线高而尖,端角向前突出成短尖,之后,散布少数鳞片;触角柄细长,长达眼的后
Hasarius adansoni
人气:0, 图片:0
维基百科 花哈沙蛛(学名:Hasarius adansoni)为跳蛛科哈沙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庭院向阳墙壁及门窗楞处。[1]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花哈沙蛛.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Dryadomorpha
人气:0, 图片:0
Glaucidium brodiei
人气:0, 图片:0
上体灰褐色,遍被狭长的浅橙黄色横斑。头部较灰。眼先及眉纹白色,眼先羽干末端呈黑色须状羽,无耳簇羽,面盘不显著。前额、头顶和头侧有细密的白色斑点,后颈有显著的棕黄色或皮黄色领圈,其两侧各有一黑色斑纹。肩羽外翈有大的白色斑点,形成2道显著的白色肩斑,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暗褐色具棕色横斑。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外翈均具棕红色斑点,内翈基部具白色斑,越往内白色斑越大,到最内侧飞羽则
Euxoa tristis
人气:0, 图片:0
Blaps thibetanoides
人气:0, 图片:0
Peridrome subfascia
人气:0, 图片:0
翅展雄72mm, 雌64~76mm。雄蛾头部黑色与白色相间, 胸、腹橙色, 后胸有白斑, 翅基片与腹背具黑点, 腹末栗褐色, 腹面褐白相间;前翅长而窄, 后缘向后突出, 除前缘及外缘区栗褐色外, 大部分灰黄色, 绒毛状栗色鳞片不如圆拟灯蛾发达, 前缘基部至内线处黑白相间, 中室基部仅1个黑点, 外缘区翅脉白色;后翅前缘及外缘区褐色, 其余橙色, 中室有一块黑斑, 其外有栗褐色香毛鳞, 外缘区翅脉白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