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Hamicossus laevis
人气:0, 图片:0
头卵圆形具喙,腹部可见8分节 前翅具明显结脉及CP。Sc具多分支,基部与R+M融合,在R+M分开前与之分离,其后在R1从R分出后与R1融合。Rs简单。M分4支,在R分支后分为M1+2和M3+4.M4从M3+4分出后明显向下弯曲。Cu在翅基部分为CuA和CuP。CuA弯曲,与M间通过一短横脉相连。m4-cua近乎水平连接M4和CuA。臀脉仅1支可见。 后翅较前翅小,前缘脉前端弯曲。
Isodema adelma
人气:0, 图片:0
Nemacheilus yarkandensis
人气:0, 图片:0
体延长,前躯圆筒形,胸鳍附近很宽,往后渐侧扁,尾柄短。头宽平,吻平扁。口下位,口裂宽。唇狭,唇面光滑,有时下唇面有浅皱褶。下颌匙状。眼侧上位。须3对,外吻须后伸达眼中心和眼后缘,颌须后伸可达前鳃盖骨。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完全。鳍较长。背鳍上缘平截。胸鳍末端达到胸、腹鳍基距的2/3-3/4。腹鳍起点与背鳍第1、2分枝鳍条之前相对,末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后缘深凹。鳔前室膨大,分左右两侧泡,包于骨质囊中,
Cacopsylla wushanelaeagna
人气:0, 图片:0
Ochthera sauteri
人气:0, 图片:0
雄 体长 4.7~6.0 mm, 翅长 3.8~4.8 mm 头部底色金绿色,被灰白色粉被;复眼明显分开,颜区向下渐窄。头上毛和鬃黑色,除中下部眼后鬃及后腹毛淡色。额瘤上具1强顶鬃及20~30根长毛,1根后顶鬃位于眼后鬃延长线上;单眼瘤明显,具1对强的单眼鬃及1对后毛,左右各有2~3根毛。触角黑色,第2节椭球型,亚端部具1圈鬃(包括1根长背鬃);第3节侧扁,侧视近三角形,触角芒亚端位,
Bithynia fuchsiana
人气:0, 图片:0
外形宽卵圆形。壳高9-11mm,壳宽5-6mm。壳质薄,易碎,壳面褐色、光滑。5个螺层,各螺层均外突。各螺层均匀增长,壳顶钝,螺旋部呈短圆锥形,大约等于或大于全部壳高的二分之一,体螺层膨大,软体部分灰色,足及触角具桔红色的斑点,外套膜黑色,并具白色小斑点。 采集地:鄱阳湖(吴城)、保安湖、梁子湖等。 本种还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Ochropleura ngariensis
人气:0, 图片:0
Nymphicula lemnata
人气:0, 图片:0
Forficula ambigus
人气:0, 图片:0
Episinus nubilus
人气:0, 图片:0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