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Eupleurogrammus muticus
人气:0, 图片:0
小带鱼(学名:Eupleurogrammus muticus)为带鱼科小带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以及沿海等,属于近海暖温性鱼类。其多栖息于沿海浅海的中下层。体甚侧扁,延长呈带状,背腹缘平直,向后渐细呈鞭状。头狭长,侧扁,背面凸起,两侧平坦,吻端尖突。时底拖网渔具和沿岸定置渔具可兼捕到。可鲜食。欲称带鱼条子、鳞刀梢、小金叉。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系暖温性近海中
Hemibarbas maculatus
人气:0, 图片:0
背鳍iii—7;臀鳍iii—6;胸鳍i—16—19;脂鳍i—8。侧线鳞47-50;背鳍前鳞13—16;围尾柄鳞18—20。第一鳃弓外侧鳃耙6—10。下咽齿3行,1.3.5—5.2.1 脊椎骨4十42——44。体长为体高的3.5—4.6倍.为头长的3.5—4.0倍,为尾柄长为6.3—7.5倍,为尾柄高的8.5一l0.4倍。头长为吻长的2.3—2.8倍,为眼径的3.8—5.4倍,为眼间距的3.0一3.
Mictis fuscipes
人气:0, 图片:0
体长23~30mm,宽8~10mm。暗棕褐色,背面体毛棕黄色。触角基部3节黑褐色,第4节棕红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纵走的浅刻纹;前、后侧缘完整,无齿或突起;侧角向外扩展,几成直角,扁薄且上翘。腹部侧接缘节间浅色。各足胫节黑,跗节棕黄色。雄虫后足股节不十分粗大,胫节腹侧近端部有1后指的巨刺,背侧近端部具1小齿突;第3节腹板两侧各具1短刺突,第3与第4两节腹板相交处形成2个巨突。雄虫生殖节中央后方有1
Aporia agathon moltrechti
人气:0, 图片:0
Eugrapha subrosea
人气:0, 图片:0
Exolontha umbraculata
人气:0, 图片:0
Itagonia mera
人气:0, 图片:0
体棕黑色,略有光泽。 ♂:唇基前缘的弧凹深,前颊侧缘基部平行,向唇基弧形收缩;复眼不突出于后颊侧缘,后者向后微缩;额唇基缝细,头部刻点小且密。触角向后可达前胸背板基部,第2-11节的相对长(宽)比为:2.0(1.6),6.0(1.6),2.5(1.6),2.5(1.6),2.5(1.6),2.1(2.0),2.0(2.1),2.4(2.2),3.2(2.3)。 前胸背板横宽,宽为长1.4倍,中
Blaps strandi
人气:0, 图片:0
体中型,长卵形,亮黑色。 ♂:上唇横方形,前缘深凹,具棕色刚毛列;唇基中间略拱,前缘平直,侧角略伸;头顶平坦,圆形大刻点均匀稠密。触角向后长达前胸背板基部,第2-7节圆柱形,第7节端部略膨大;第8-10节圆形,长宽近相等,末节尖卵形;第2-11节较长度比为5.0, 16.0, 7.5, 7.5, 6.5, 7.0, 5.5, 5.5, 6.0, 7.5。 前胸背板近方形,宽大于长1.2倍,
Spilarctia oblique
人气:0, 图片:0
翅展雄40-58mm,雌50-56mm。淡黄至褐黄色,下唇须上方黑色,下方端部黑色、基部红色,额两侧通常黑色,触角黑色额,胸背面有时具一黑带,足大多黑色,前足基节及腿节上方红色,腹部背面除基部及端部外红色,背面、侧面及亚侧面各有一列黑点;前翅常有一黑色内线点位于1脉上方,中室上角有一黑点,外线黑点通常从4脉至1脉。
Japalura andersoniana
人气:0, 图片:0
原长肢龙蜥。 鉴定特征 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吻端或超越,胫长与头长相等;背部起棱大鳞排成山形;雄蜥颈部皮褶发达,颈鬣位于皮褶上。体背黑褐色,眼眶下缘至口角有一镶褐色边的浅色线纹。雄蜥咽喉部蓝黑色或苹果绿,中央有一行橘黄色点斑。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