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Loxocera pauciseta
人气:0, 图片:0
无后顶鬃,无顶鬃, 无上眶鬃,无背侧片鬃,1对背中鬃,无小盾鬃;毛序褐色。体长5毫米~6毫米。额区褐色,额三角深褐色,额前缘有时颜色略淡,后头区上部黑色;头的其余部分为红黄色;触角第一节浅褐色,第二节红黄色,第三节黑色,触角芒浅黄色,具短羽,比第三节略短;下颚须黄色。胸部红黄色,仅肩片之间有1梯形深褐斑,由斑的底边中央伸出1褐色条带,终止在盾沟附近;后背片中央褐色。翅透明,脉深褐色,有浅褐色端斑和
Psylla betulaefoliae
人气:0, 图片:0
Epicharmeropsis hexavenulosus
人气:0, 图片:0
雄性成虫(背面观) 复眼较大,彼此靠近;具翅胸节发达;中胸背板前缘的中胸背缝(MNs)在中部强烈向后延伸,不横向; 一对中侧缝(MPs)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区域结合,不平行;后胸背板长,具有明显的盾片。前翅宽、三角形,有前缘脉;翅的前缘轻微拱起;翅的外缘长于臀缘;前缘域较宽,向翅尖部变窄;RA与SC近平行;在C和RA端部的区域翅膜加厚;RSa分出2个三叉脉,RSp不分叉;MA在翅中部之后分叉;MA1和
Hymenolepis ognewi
人气:0, 图片:0
维基百科 绦虫纲(Cestoda)属扁形动物门,全球约有4000余种,中国约有400种。为成虫寄生于各类脊椎动物(极少数寄生于软体动物)消化道内而自身无消化道,体分节或不分节的扁形动物。共分单节绦虫亚纲和多节绦虫亚纲两个亚纲。 寄生于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多属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最著名的种是引起人类绦虫病的猪肉绦虫。 特征
Clubiona brevipes
人气:0, 图片:0
百度百科 管巢蛛,sac spider 亦作two-clawed hunting spider。 蜘蛛目(Araneida)管巢蛛科(Clubionidae)动物的统称。体长3~15公釐(约0.12~0.6吋)。在石块下、叶丛中或草丛中筑一丝管。遍布美国的幽禁红螯蛛(Chiracanthium inclusum)体淡绿色及白色,长8公釐(0.3吋)。对人有毒害。
Discherodontus parva
人气:0, 图片:0
体细长而侧扁,头小,侧扁,吻短而钝,口亚下位,深弧形,须2对,侧线中央和缓下弯,背臀末根不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小锯齿,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尾鳍深叉,末端尖。
Alopecosa aerosa
人气:0, 图片:0
百度百科 舞蛛是蜘蛛中最大的蜘蛛。 2形态特征 编辑 身体呈棕色,各足展开有25厘米。足上有细毛。胸部的条纹呈“米”字状。 3生活习性 编辑 大部分舞蛛都昼伏夜出。白天躲起来。不织网,捕食昆虫等小动物。但有时也捕食蜥蜴、鸟类。舞蛛的毒液非常毒。可以杀死猎物,住在洞穴里。
Psylla mecoura
人气:0, 图片:0
Ptychidio jordani
人气:0, 图片:0
体长,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小、背隆起,向后逐渐平直。吻尖突,吻皮肥厚,下垂,无吻褶,包盖着上下颌,边瞪盍殉?0-12条流苏,流苏上有许多小乳突。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有短须状的小突。上颌尖形,在颌须基部有一肉质系带与下唇相连。上下颌具角质锐缘;唇后沟限于口角,为一向后的纵深沟延伸至眼下。须2对,均粗长,略等;眼小,眼间窄;鳞小,侧线鳞在40以上。背鳍无硬刺;体棕色,背部棕黑色,腹部黄白色,鳞片
Dolerus hanckawai
人气:0, 图片:0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