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Crossocerus denticoxa
人气:0, 图片:0
Spinadesha sinica
人气:0, 图片:0
雌,体长2.9–3.1mm,前翅长3.0–3.2mm,产卵鞘长0.4–0.6mm.。 头:触角39–40节;端鞭节尖细,长为宽的3.2–3.6倍;中部鞭节长为宽的1.9–2.3倍;第1鞭节长约为宽的2.7–3.0倍,分别为第2,3鞭节长的1.1和1.2倍;第3鞭节长为宽的2.0倍;唇基缺脊与颜面分隔;颜面大部分光滑,侧密长绒毛;颚眼距具刻纹和细长绒毛;复眼光滑;额大部分光滑,具浅中纵沟;唇基高度:
Scolytus esuriens
人气:0, 图片:0
体长3.8-6.0毫米(图18: 1-5)。全体黑褐色,前胸背板前缘、鞘翅基部小盾片两侧和肩角、翅尾端缘红褐色,有光泽,少毛。雄虫额部狭长极平,额周棱角不锐,额面遍布突起的纵向条纹,同时散布着刻点,没有颗粒;颅顶中缝凹陷,成一深短的小沟;额毛细短直立,均匀散布于全额面,两侧茸毛齐向纵中线倾伏。雌虫额部短阔微突,纵向条纹细匀,刻点纵椭圆形,散布在条纹之间;颅顶中缝有小段凹陷;额毛甚少,若有若无。前胸
Psedocatharylla duplicella
人气:0, 图片:0
Pseudorhombus neglectus
人气:0, 图片:0
南海斑鲆背鳍73—75;臀鳍55—59;左胸鳍13 (8分枝),(右) 11;腹鳍Ⅱ—4;尾鳍17(13分枝)。侧线鳞73—75;鳃耙3+9;长矛状。椎骨10+25。体长105.4—110mm:为体高2.1—2.2倍,为头长3.1—3.3倍。头长为吻长4.7—4.8倍,为眼径4.2—4.3倍。南海斑鲆体长椭圆形,很侧扁;尾柄很短。眼位左侧,眼间窄嵴状。口斜,上颌达眼中部。右下颌约10—11齿。有肋
Promethis tonkinensis
人气:0, 图片:0
雄性:体细长,较隆起;黑色略有光泽,复眼、触角和下颚须棕色。上唇半圆形;唇基端部有粗而长的黄毛,中部横隆,小刻点密,前缘直、微凹;唇基沟不明显;前颊弧形弯曲,微拱起,窄于眼,后颊收缩。眼内侧有两条纵褶,额区较平,疏布具微毛的硬刻点。触角粗壮,长达前胸背板中部,第3~6节棒状,第7节开始渐变宽,第7~9节长宽几乎相等,端节长约是宽的1.3倍;第2~11节相对长(宽)度之比为:5.0(6.0), 13
Gekko hokouensis
人气:0, 图片:0
躯干长约6公分,最大全长近13公分。体背主要为褐色或深褐色,而暗褐色与浅褐色规则分布的斑块,由颈部背部延伸到尾部,形成体背中央极明显的特征。在体背较细小的粒鳞间,夹杂有较大型的疣鳞,扩展的前后肢指端下有单列指瓣。铅山壁虎主要出没于郊区房舍或树林中,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蜥蜴,尾部极容易自割。以昆虫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Glyphodes duplicalis
人气:0, 图片:0
翅展21.0-24.0mm。额平斜,白色,中央有一褐色纵纹。下唇须白色,弯曲上举,端半部具黑褐色带纹,端部黄白色。下颚须基部和末端白色,中部黄褐色。领片中央白色,两侧棕褐色。胸部和腹部背面棕褐色,两侧白色,中央具一白色纵条纹。翅基片白色。前翅黄白色,基部棕褐色;前中线、中横线、后中线和亚外缘线棕黄色,边缘深褐色,前中线、中横线和后中线在近内缘处连接;亚外缘线宽,近前缘向内有齿;中室内近前缘有一小黑
Neochauliodes sinensis
人气:0, 图片:0
雄体长19-34mm,前翅长25-37mm、后翅长23-32mm。头部浅褐色至褐色。复眼褐色;单眼黄色,其内缘黑色。触角黑褐色。口器黄褐色,上颚端半部红褐色。前胸黄褐色,两侧多深褐色;中后胸深褐色,背板中央暗黄褐色。足黑褐色,密被褐色短毛,有时基节、转节和股节色略浅,爪暗红色。翅无色透明,具若干褐斑;翅痣长、淡黄色,其内侧具1较长的条斑而外侧多无斑。前翅前缘域基部具1褐斑;翅基部具少量小点斑,有时
Nosea hainanensis
人气:0, 图片:0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