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Archaeoperla rarissimus
人气:0, 图片:0
体长16mm,头近三角形,复眼大,前胸微宽于头部,宽是长的1.5倍,中、后胸微宽于前胸。 前翅保存不完整,Sc脉长,在翅长的3/4处与R脉连接,Rs在R脉基部的1/4处分出,且Rs基部不明显弯曲,较倾斜;Rs除第1分支保存基部外,其余分布未保存。r弧形弯曲,连接Sc的末端和Rs的分支点;M脉基部在翅的中间处分为两支,即M1+2和M3+4,r-m短,倾斜,连接Rs的第1分支和M1+2,M1+2和M
Caissa parenti
人气:0, 图片:0
翅展21-26mm。身体和前翅浅黄白色,颈板、翅基片内缘、胸背末端毛簇和腹背褐色。前翅中带黑褐色,前宽后窄,从前缘中央向内直斜伸至后缘中央内侧,中室端嵌有1明显的黑点;外线暗褐色微波浪形,从前缘近中线处斜向外曲伸至臀角;中线和外线之间蒙有一层云状黄色;端线由1列不清晰的黑点组成,但只有在翅顶下的一点较可见。后翅黄白色,近内缘灰色,翅顶和臀角各有1枚小黑点。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侧
Microdera luoshanica
人气:0, 图片:0
Michalowskiya biprocessa
人气:0, 图片:0
体黄色,粗壮。头冠及前胸背板黄褐色,前胸背板中下部有1"人"形暗黄褐色大斑,盾片和小盾片褐色,中域色较深,三角斑褐色;翅浅黄褐色,前翅蜡质区发白。前翅第一端室宽约为第二端室的二倍。雄虫尾节侧瓣上缘近端部有1个较小的背突,尾节侧瓣端部着生数根小刚毛,上缘近中部和下侧角具几根小刚毛,中间近基部着生数根纤细的较长刚毛。下生殖板宽阔,向端部渐狭,端部钝圆,外缘着生1行大刚毛,伴生1行小刚毛,近外缘中部着生
Hyponephele lycaon
人气:0, 图片:0
Chilasa slateri
人气:0, 图片:0
Sympiesis flavopicta
人气:0, 图片:0
Pulvinaria durantae
人气:0, 图片:0
雌成虫:体宽卵形。长 4.0–5.0 mm,宽 3.5–4.5 mm。 体背面:膜质,有许多不规则椭圆形亮斑。眼圆形或椭圆,靠近头部体缘。背刺细 刺状,任意分布。亚缘瘤无。管状腺小且散布;微管腺分布于亮斑中。肛前孔在肛板前。 肛板三角形,前缘凹后缘凸,前、后缘几等长;肛板端毛 3 根,亚背毛 1 根,腹脊毛 2 根;肛环位于肛板前,肛筒缨毛 2 对,肛环毛 8 根,肛环孔 2–3 列。
Sphenometopa altajica
人气:0, 图片:0
♂触角末端约1/5无栉齿。体和翅黑褐色,头顶色较浅,第一腹节灰白色。前翅中部附近显露不均匀的灰白色;前翅内线、前后翅中线和外线以及中点均黑色,外线锯齿形,在前翅Cu1下方至后缘极接近中线;亚缘线为一列大小不均匀的白点,在前翅中部和臀角处各形成一个不甚明显的浅色斑;缘线为一列黑点,缘毛黑褐色与黄白色相间。翅反面浅灰色,散布深色碎纹,中点大而清晰,外线细带状;翅端部黑褐色,两翅顶角处浅色斑鲜明。♂后翅
Rheumaptera chinensis
人气:0, 图片:0
前翅长:♂18 mm,♀19 mm。近似东北黑白汝尺蛾。前后翅白色区域大部分消失,翅面除外线处一条鲜明的白色带和前翅前缘及亚缘线处零星白点之外均黑色;上述白色带宽约1.5-2 mm,有时略带乳黄色,在前翅锯齿形,在后翅内缘直,外缘中部凸出,白色带内无黑点;前后翅缘毛黑白相间。翅反面基半部黑色减弱,有不规则白斑或浅色线,翅基部灰色;翅端半部颜色和斑纹同正面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