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首页 » 动物百科

结构: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部 科 总科 亚科 属 种
最新动生物 ,数量:41857
Dianemobius csikii
人气:53, 图片:0
滨双针蟋 Dianemobius csikii (Bolivar, 1901) 辨识:后足具三条黑色横条纹,全身黄色为主。 分布:四川及中国较南部。 栖息:沙滩上或河滩上。 鸣声:鸣声间隙与声音同样长,较悦耳。
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
人气:47, 图片:0
黄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 (Shiraki, 1911) 辨识:须基半部白色。 分布:山东至福建之间。 栖息:落叶下。 鸣声:善鸣且鸣声较响。
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
人气:43, 图片:0
白须双针蟋 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 (Ohmachi & Furukawa, 1929) 辨识:后足具三条横斑纹,头胸黑色。 分布:山东至浙江之间。 栖息:石块、瓦砾之下。 鸣声: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响忽轻,仅一只鸣叫,就犹如置身群虫之中,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忘怀。
Oecanthus rufescens Audinet-Serville
人气:45, 图片:0
中 文 名 黄树蟋 体形特征 黄树蟋上翅边缘黄色 鸣 声 鸣声是介于3,4,之间的连续音。
Chorthippus albonemus
人气:68, 图片:0
白纹雏蝗,雌性体比雄性大而粗壮。复眼较小,其纵径为眼下沟长的1.2—1.4倍。前翅较短,不到达腹部末端;缘前脉域及中脉域具闰脉,前缘脉域和中脉域有时亦具闰脉;中脉域最宽处为肘脉域宽的1.2—1.75倍。产卵瓣末端钩状。 雄性 体中小型。头大而短,较短于前胸背板。头顶锐角形。颜面稍倾斜。触角细长,超过前胸背板后缘,中段一节的长为宽的1.32—2倍。复眼卵形,其纵径为眼下沟长度的1.5—1.8倍。前
Acrida cinerea
人气:45, 图片:0
中华剑角蝗,又名中华蚱蜢、东亚蚱蜢。成虫体长30—81毫米,绿色或褐色。体形细长,头圆锥状。中华剑角蝗,学名:Acrida cinerea。又名中华蚱蜢、东亚蚱蜢。直翅目、剑角蝗科昆虫。 俗称扁担沟。大扁担,也称作“老扁” 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等地称为:尖头蚂蚱。 外形特征 编辑 雄性 体型中等,头顶宽短,顶钝。眼间距宽度为触角间颜面隆起宽的1.5—2倍。头侧窝明显,宽平,具粗大刻点,在头顶
Oxya chinensis
人气:126, 图片:1
中华稻蝗(学名:Oxya chinensis )在广东各地都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和豆类等多种农作物。对作物的为害是以成、若虫咬食叶片,咬断茎秆和幼芽。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也能咬坏穗颈和乳熟的谷粒。 中华稻蝗在广东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出现于9月上、中旬。以卵在稻田田埂及其附近荒草地的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3月下旬至清明前孵化,
Phlaeoba infumata
人气:48, 图片:0
条纹褐蝗(Phlaeoba infumata)头到翅端长29~35mm。体色是较单纯的褐色系;头尾间身体与翅膀有纵向、深浅不等的微细条纹。 头到翅端长29~35mm。体色是较单纯的褐色系;头尾间身体与翅膀有纵向、深浅不等的微细条纹。 頭部及胸部褐色或黃褐色,側視具不明顯的條紋,觸角短,末端尖,前翅褐色或淡黃色具縱向的條紋,各腳褐色,後腳腿節較粗。本種普遍分布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於樹林、草叢等具
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
人气:39, 图片:0
亚洲小车蝗雌虫体长约35毫米,前翅长约33毫米,雄虫较小,体长25毫米,前翅长18毫米。全体褐色带绿色,有深褐色斑。头、胸及翅上的黑褐斑纹很鲜艳。前胸背板中部明显缩狭,有明显的“x”纹,图纹在沟前区与沟后区等宽。前胸背板侧片近后部有倾斜的淡色斑,前翅基半部有2~3块大黑斑,端半部有细碎不明显的褐斑。后翅基部淡黄绿色,中部有车轮形褐色带纹。后足腿节顶端黑色,上侧和内侧有3个黑斑,胫节红色,基部的淡黄
oedaleus formosanus
人气:33, 图片:0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十卷 直翅目 蝗总科 斑翅蝗科 网翅蝗科:130-131
其他动物站点: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蓝色动物学 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络 海洋生物物种字典 水族名录aquaml 俄罗斯生物网站种昆虫动物资料 zin.ru生物网站 GBIF生物多样性数据 lucidcentral 台湾昆虫谱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基隆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台湾物种名录 昆虫网